图片
人无再少年/杨柳北宋·黄庭坚
杨柳春风今夜闲,一杯浊酒问青天。
为何花有重开日,人却从无再少年!
图片
【词句注释】
1. 杨柳:指柳树,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。
2. 春风:春天的风,常用来形容和煦温暖的风。
3. 浊酒:用糯米、黄米等酿制的酒,较混浊。古人常用浊酒来象征人生的苦涩和忧愁。
4. 青天:蓝色的天空,也常用来指代上天或命运。
图片
【白话译文】
今夜,杨柳在春风中摇曳,显得特别悠闲。我举起一杯浊酒,仰天而问:为什么花儿有重新开放的那一天,而人却永远无法再回到少年时代呢?
图片
【作品赏析】
黄庭坚的这首诗以杨柳为题材,通过春夜、杨柳、浊酒等意象,表达出作者对时光飞逝,人生无常的感慨。在黄庭坚的笔下,杨柳成为了一个寓意深远的象征。
首句“杨柳春风今夜闲”,诗人选择了春夜作为背景,将杨柳置于这宁静而闲适的夜晚中。春风轻拂,杨柳依依,一幅和谐宁静的春夜图卷展现在读者眼前。这里的“闲”字,既形容了春夜的静谧,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宁静。
然而,这种宁静并未持续太久。次句“一杯浊酒问青天”,诗人举杯问天,打破了静夜的宁静。这里的“浊酒”是诗人自况,象征着他的人生态度——不拘小节,随遇而安。而“问青天”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困惑和迷茫。他试图通过饮酒来忘却人生的烦恼,但又深知借酒浇愁愁更愁,因此他举杯问天,寻求答案。
接下来,诗人通过对比花与人的不同命运,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。“为何花有重开日,人却从无再少年!”花儿谢了可以再开,春天去了可以再来,但是人一旦老去,就再也无法回到少年时光。这里的对比强烈而鲜明,花儿的重开与人的无再少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,凸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,这种对比加深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也触动了读者对生命价值和时间意义的思考。
这短短的两句话,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,更抛出了一个关乎所有人的哲理问题:人生的意义何在?如何面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?这首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触动了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思考。
整首诗以杨柳为切入点,通过描绘春夜、浊酒、花与人等元素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。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,将人生的无常、短暂和无法挽回表达得淋漓尽致。同时,诗人也借杨柳之口,传达出对青春易逝、时光难留的无奈和惋惜之情。它告诉我们,尽管人生短暂,青春不再,但我们仍应珍惜当下,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挑战。在忙碌和纷扰的生活中,不妨静下心来,思考一下自己的生命和时间,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。
在黄庭坚的诗歌中,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。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人生的真谛,并通过诗歌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。这首《杨柳》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,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、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誉。
图片
【作者简介】
黄庭坚(1045年6月12日—1105年9月30日),字鲁直,乳名绳权,号清风阁、山谷道人、山谷老人、涪翁、涪皤、摩围老人、黔安居士、八桂老人,谥号文节,世称黄山谷、黄太史、黄文节、豫章先生。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人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。祖籍浙江省金华市。北宋诗人黄庶之子,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。北宋大孝子,《二十四孝》中“涤亲溺器”故事的主角。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江西诗派开山之祖。
黄庭坚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黄庭坚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黄庭坚的诗,被苏轼称为“山谷体”。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,自成一家,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、米芾和蔡襄齐名,世称为“宋四家”。在文学界,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,时称“苏黄”。作品有《山谷词》《豫章黄先生文集》等。
治平四年(1067年),黄庭坚进士及第,历任叶县县尉、北京国子监教授、泰和县知县、德平镇监、秘书省校书郎、《神宗实录》编修官、集贤校理、国史局编修官、起居舍人、宣州知州、鄂州知州、涪州别驾、宣议郎监鄂州、奉议郎兼宁国军判官、朝奉郎兼舒州知州、吏部员外郎、太平州知州等职。1105年,黄庭坚病逝于宜州南楼,享年61岁。而后,宋高宗追赠黄庭坚为“龙图阁大学士”。1265年,宋度宗追赠黄庭坚谥号:文节。黄庭坚一生为官清正,治学严谨,以文坛宗师、孝廉楷模垂范千古。
图片
【书法作品】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久联优配-手机炒股配资软件-配资股票配资平台一流-郑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